头发发白,感觉与实际年龄不太相符是我们对曾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刚刚获得了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今天就让我们了解威斯尼斯基础医学院院长、免疫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曾柱教授的故事。
他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人,他是北京大学2003级博士生,2006年,他获得了北京大学第五届“学生五·四奖章”荣誉称号,用他自己的话说,获得这个荣誉后,让他更加意识到自己作为北大人的责任和担当。将北大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和品质深深融入自己的骨子里。以致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06年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学系毕业后,他远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著名科学家钱煦(Chien Shu)教授。
2008年回国时,他本可到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发展,但是,考虑到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应该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当时就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澳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原贵阳医学院)工作。在这里,虽没有同学之谊和师恩惠泽,但靠着诚恳、踏实、努力、开放、合作和创新,取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11年来,在工作上他事无巨细从来不敢懈怠。先后担任了澳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生物与工程学院院长、大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和基础医学院院长,在不同的岗位上,他都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地谋求该部门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
2008-2013年,在担任澳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原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期间,他牵头申报并成功获得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创办基础医学宗恩博士论坛,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使该院的科研经费从2008年的163.2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800余万元。
2013-2018年,他作为院长和学术带头人组建了澳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生物与工程学院”,该学院现有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化学生物学3个本科专业,本科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75人,引进博士20余人,搭建了教学科研平台,凝练了生物力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等4个稳定的科研方向,在研项目75项,总经费1100余万元;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各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各1个。2016年,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被贵州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并于2017年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该学科在我省发展零的突破;2015年,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的指示下牵头组建了澳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大健康学院”并出任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创建了“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和“医学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学生800余人,规划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争取到省政府5000余万元的建设经费,目前各平台均已建成投入使用,为我省发展“大数据”和“大健康”产业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
为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他牵头与惠普公司合作编制了贵阳市智慧医疗云顶层设计方案,该平台已运行5年,状态良好,并在此基础上报请贵州省经信委批准成立了“贵州省医疗健康大数据研究院”并出任常务副院长;先后协助省委政研室、发改委、卫计委等编撰《贵州省大健康医药养生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分析》、《贵州省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状况调研报告》、《贵州省大健康大数据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和《贵州省大健康试验区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我省的“大数据、大健康”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多家省级媒体的采访,为贵州省的“大数据”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受贵州省卫计委受时任常务副省长秦如培的委托,牵头筹建“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展示体验中心”,并获有关政府部门1500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该中心已于2018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牵头组织成功申报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惠民工程项目-“贵州省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现已与贵安新区合资组建“贵安贵医大数据投资有限公司”运作该项目,预计1期投资2亿元。
2018年3月至今,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他担任澳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基础医学院院长,努力建设好贵州省的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基础医学,组织重塑学科研究方向,优化行政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和办事流程,改革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环节,制定了“澳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基础医学国内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完成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合格评估,强化一流课程、一流师资和科研平台的建设;认真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2018年度基础医学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4项,获得12项,较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获得省级各类项目4项,获得市厅级项目10项,贵州省人才基地1个,贵州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1个,申请专利4项,专利授权2项。发表科研论文105篇,SCI论文24篇,核心期刊论文41篇。
他也是一个学者,长期从生物物理学、肿瘤免疫学和力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从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近年来的研究重点集中于DCs与肿瘤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生理机械力(mechanical force)对DCs运动能力和免疫学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基于DCs的前列腺癌在体肿瘤疫苗的研发和计算免疫学等工作,先后发现不同分化阶段的DCs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学特性和粘附能力,肿瘤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因子通过生物物理学特性重建和细胞骨架的重组来损伤DCs的免疫学调控功能和运动能力,抑制性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ed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能够通过异常重组DCs的F-actin细胞骨架并导致其生物力学特性、运动能力和免疫学功能的损伤,这种损伤与cofilin1、profilin1和fascin1等细胞骨架结合蛋白的异常磷酸化有关;生理层流剪切力可能是DCs免疫调节功能的一个负调控因构建了一系列能够描述DCs诱导的免疫应答的微分方程以指导临床实践;在国际上率先提出“Immuno-Mechanobiology(免疫力学生物学)”的概念,并对潜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这对深入理解DCs的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以及提高基于DCs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效率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承担包括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总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科技论文70多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项,撰写我国首部《生物力学研究前沿丛书》-《细胞和分子生物力学》中 “免疫细胞生物力学”章节,英文学术专著《Dendritic cells: Biophysic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Chinese Tradition Medicine》于2015年由国际著名出版集团Springer全球发行,该书目前已被付费下载2000余次;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1项和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获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和国际临床流变学会联合颁发的“Chien-Fung”奖 (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和国际临床流变学会为奖励在生物物理学和生物流变学领域具有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而设立);受邀在“国际树突状细胞大会”(德国)、“国际生物物理大会”(澳大利亚)、“国际生物流变学和临床流变学大会”(土耳其、韩国)、“国际生物力学大会”(北爱尔兰)、“中国免疫学大会”(天津)、“中国生物材料大会”(江西)和“中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大会(澳门)”等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指导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8人(已毕业10人),获贵州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次,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人次。指导博士生获中国生物材料大会“优秀青年学者奖”和澳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州大学研究生论文评比一等奖;指导硕士生获全国生物力学会议“优秀学术论文”;指导本科生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和校级决赛中均获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指导本科毕业生9名,其中3名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受聘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健康服务与管理第一轮规划教材《健康信息管理》副主编。
英文学术专著《Dendritic cells: Biophysic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Chinese Tradition Medicine》于2015年由国际著名出版集团Springer全球发行
一直以来,他不忘初心,兢兢业业,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他总是说,工作中一定要学会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把自豪感深藏于心,顶天立地做事、做科研,“顶天”就是要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创新工作,“立地”就是要有实现自己目标的路径和方法,不能华而不实,不接地气,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抱怨,学会尊重人,善于合作,虚心请教,永葆正能量,把个人、单位、国家的发展与科技前沿有机结合、有机统一,你成就了单位,单位也成就了你,地球离了任何人都会照常运转。
2019年,他被授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在西部的这片土地上,他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着使命、责任与担当。